当前位置:首页 > 书刊杂志 > 辽宁省68家企业遭遇贸易摩擦

辽宁省68家企业遭遇贸易摩擦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2-12-05
  • 浏览量:519
【字体:
                                    钢铁、光伏等重点产业遭遇挑战 我省以“走出去”、调整产品结构等措施应对

        直接涉案企业51家,间接涉案企业17家,涉案金额8700万美元。
  这组去年辽宁企业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数字,是辽宁省中小企业厅3月30日在全省民营经济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公布的。
  一起“双反”案件
  拽低辽阳近四成出口增幅
  3月30日,省中小企业厅巡视员陈铁城在会上表示,随着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多,我省对外出口面临的压力和困难进一步加大。“加大”的一个典型例证是,2011年3月29日,美国对中国铝型材“双反”调查做出终裁:征收反补贴税率137.65%,征收反倾销税率33.28%,这导致辽阳铝型材企业忠旺集团不得不放弃美国市场。而此前的2009年,集团上市公司中国忠旺出口美国的铝型材销售收入达56.58亿元,占其整体销售收入的40.8%。
  忠旺遭双反,直接导致辽阳市出口增幅同比下降了38.68%,将近四成。而68家企业涉案的现实,也成为我省去年每月的出口同比增速大多呈现回落态势的原因之一。
   辽宁企业遭遇的贸易摩擦,是国家层面的一个缩影2011年,我国共遭遇来自19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69起,涉案金额约59亿美元,我国仍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首要目标国。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去年我省遭遇贸易摩擦的企业数量较上一年显著下降(2010年为200多家),仍然让企业倍感压力。何况,陈铁城介绍的我省民企压力,还有更多:融资难、融资成本加大,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
   传统产业“被摩擦”
  新兴产业也被欧美盯上
  贸易摩擦影响的,往往不是一两个企业,有时对于一个行业都有广泛影响:2011年上半年,我省中小企业遭遇复合木地板“双反”调查初裁,辽宁涉案企业14家,关联企业近百家。
  更值得警惕的是,去年我省涉案产品以钢铁板材制品、光伏产业制品为主,都是辽宁“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尤其是钢铁制成品首当其冲,涉案金额巨大,影响深重。
  长期关注我省对外贸易的辽宁社科院wto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姜岩表示,随着民营企业贸易出口量的不断增加,对外贸易摩擦呈现出新的特点,同时一些固有问题仍未被解决。首先,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仍未得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承认,这就造成了欧美对我国产品提出反倾销时仍以“非市场地位”立案,并选择没有价格优势的国家为替代国来推算正常价值。如2009年美国对华(辽宁为主)镁碳砖“双反”调查案中选择印度(成本高于中国)作为替代国,对我国涉案企业很不公平,该双反案件中,辽宁企业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
  另一方面,我省民营出口企业国际市场的逐步扩展和出口产品种类的增多,贸易摩擦对象不再仅仅是发达国家,东南亚、拉美地区等发展国家也对辽宁开始了立案调查,涉案产品由传统的农产品、水产品等扩展至光伏产业等新兴产业的产品。
  如何避免摩擦?
  建议企业“走出去”
  随着辽宁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2012年辽宁对外贸易摩擦可能会增多。陈铁城也表示,当前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越来越多,部分发达国家出于大选年的政治考虑,导致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越来越强化。
  姜岩认为,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是解决贸易摩擦的对策之一。“走出去”学习先进技术,扩大发展规模,对外投资建厂,可以改变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贸易产业结构,提高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政府扶持政策的重心则要转向鼓励自主知识研发及品牌战略研究,对此,省中小企业厅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
  应对贸易摩擦,我省企业已经有所行动。对于因“双反”而受挫的海外市场,中国忠旺已开始向美国市场小批量出口工业铝型材深加工产品。双反’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忠旺对其产品结构的调整。”中国忠旺执行董事兼副总裁路长青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做了如上表示。来源:辽宁省政府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