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刊杂志 > 辽宁科技支撑节能减排创新发展

辽宁科技支撑节能减排创新发展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2-12-05
  • 浏览量:424
【字体:

电熔镁产业受益

 

       “十一五”期间,辽宁科技创新工作紧紧围绕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这个主题,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线,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关键技术攻关,不断加大节能减排科技投入,加快构建节能减排科技支撑体系,科技创新在促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显著增强。辽宁省科技厅将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作为全省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辽宁省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行动方案》,颁布《辽宁省首批重点节能减排技术目录》,加大了节能减排科技投入力度。
       辽宁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工作,坚持“突出行业重点,攻克关键技术、开发新型装备”的思想,重点围绕冶金石化、电力电子等高能耗行业,开展了近100项节能减排新技术攻关,取得了一批节能减排新成果。
       一是攻克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节能减排新技术。抚顺新钢铁公司开发的工业炉余热综合利用技术,年节电达2.8亿度。鞍山权晟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增容型高—低压变频调速集成装置,应用于鞍钢齐大山铁矿高压电动机,使电动机功率提高了11-16%,输送能力提高了10-15%,节能11%-32%,年节电240万度。大连化物所与抚顺石化公司合作开发的催化裂化干气制乙苯技术,所制备的催化剂反应性能已达到美国进口催化剂的同等水平,和同类产品相比能耗和物耗下降30%,为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二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攻关取得明显成效。辽宁省能源研究所与丹东承天能源开发公司联合实施的“百村生物质能源气电联产示范工程”,攻克了秸秆气化、固化和厌氧发酵技术,开发了秸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实现了用秸秆替代煤、油、气等通用燃料,目前已在丹东、本溪、鞍山等市(县)20多个村、1000多农户推广应用,提高了废弃农作物的利用价值,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沈水湾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新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了污水源热泵、分布式地源热泵与集中供热联供技术,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项目实施后将节约燃煤3.26万吨/年。
       三是生活节能、汽车节能等其他领域节能减排关键技术攻关成效显著。沈阳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的智能化燃气燃油节能装置,在近100家酒店得到推广应用,解决了餐饮业厨房燃油、燃气空烧问题,使燃油、燃气节约20-30%。朝阳利达公司研制开发的LLD汽车节能专利产品,改善了汽车燃油经济性、减轻了驾驶员劳动强度、减小了发动机机械磨损,使汽车百公里油耗降低8%。
       组织实施了“大石桥市镁产业综合节能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工程”,积极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方法。该工程被列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和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针对营口大石桥地区电熔镁产业能耗高、污染重的问题,联合攻关攻克了自动化控制系统、无功补偿及短网改造、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等关键技术。在示范工程应用阶段,选择了大石桥市华盛集团等7家示范企业,重点推广耗能窑炉智能化控制系统、无功补偿及短网改造技术。耗能窑炉智能化控制系统已在20余台电熔镁冶炼炉推广应用,取代了人工操作,解决了由人工操作造成的三相电流不稳、电耗过大的问题,使电熔镁吨耗电平均减少3-5%。通过应用无功补偿及短网改造技术,使电熔镁吨耗电平均减少8-10%。同时,示范企业与俄罗斯西伯利亚热力设计院签署了合作协议,计划年内引进一套“密闭式节能环保型电熔镁冶炼装备”,并通过消化吸引再创新,研制生产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电熔镁炉。
       预计在“十二五”期间,电熔镁砂生产可实现吨耗电量降低20%,优质品产出率提高5%。仅大石桥市电熔镁行业每年可以节省用电量5亿度以上,提高优质品产出5万吨,每年可以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亿元。(辽宁省科技厅•本刊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