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刊杂志 > 辽宁硼工业概况

辽宁硼工业概况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2-12-05
  • 浏览量:410
【字体:
       硼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元素,素有“工业味精”之称。硼产品在无机盐行业具有重要地位,广泛应用于化工、建材、冶金、农业、国防、新能源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军工、核能等应用领域的拓宽,硼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据2007年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世界硼矿石储量约为1.7亿吨(B2O3计,以下同)。截至2004年底,已探明的硼矿石储量5040万吨,位居世界第四位。主要分布在辽宁、青海、西藏、吉林等省。我省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硼资源产地和硼产品生产基地,已探明硼矿石储量2603万吨,占全国储量的的56%。
       辽宁省全行业拥有企业120余家,固定资产15亿元,职工1.5万人。产品主要包括硼镁矿石、硼铁矿石等矿石类;硼砂、硼酸等基础硼原料类;单质硼、硼-10酸及其系列产品,氟硼酸及其盐系列产品,氧化硼、碳化硼、氮化硼、二硼化钛、硼化锆、六硼化钙、偏硼酸钙、硼酸锌、有机硼酸酯等精细化工类;硼铁合金、钕铁硼、非晶带材、碳化硼中子吸收芯、碳化硼防弹片等含硼新材料类及含硼铁精粉、硼镁肥、硼泥助熔渣等综合利用类,共5大类40余种。
       2010年,全省硼矿石产量253万吨,其中硼镁矿103万吨,硼铁矿150万吨;硼砂生产能力45万吨,产量27.4万吨;硼酸生产能力10万吨,产量4.9万吨;硼铁合金生产能力5万吨,产量2.8万吨;碳化硼微粉加工能力0.3万吨,产量 0.15万吨;偏硼酸钙生产能力1万吨,产量0.5万吨。硼砂、硼酸、硼铁合金和碳化硼产量分别占国内产量的85.6%、22.2%、100%和43%,硼铁合金、碳化硼、氮化硼、偏硼酸钙、单质硼、B-10酸等系列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居于国内前列。
       2010年全行业实现工业产值25.8亿元,销售收入24.6亿元,出口创汇0.4亿美元,利税总额3.1亿元。
       目前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资源紧张,品位下降。易开采的硼镁矿资源减少,品位下降,硼砂、硼酸生产使用的矿石平均品位由平均11.5%和20.0%下降到10.5%和18.0%;利用率逐年提高的硼铁矿使用品位更低,只有5~7%。导致硼收率降低、硼泥量增多、物耗和能耗提高。
       进口产品冲击严重,市场份额不断下降。与国外相比,我省硼砂硼酸企业在原料品质、生产装置规模和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不具有竞争力,因此市场份额不断降低。我省硼砂在国内的市场份额由九十年代初的85.0%降到2010年的27.3%;硼酸由22.0%降为2010年的10.3%。
       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技术水平落后。全行业企业平均产值不足0.2亿元,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仅有10家,大部分小企业抵御市场冲击能力较弱,经常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企业缺乏技术人员,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投入少,工艺条件多年不变,没有重大技术升级;自动化水平低,各生产环节采用的设备落后陈旧,极少采用先进的单元操作设备,很多岗位仍采用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而生产装置大型化刚刚起步。
       硼泥和硼铁矿综合利用技术产业化进程慢。硼泥综合利用技术产业化进展缓慢,存在产业规模小、生产成本高等问题;硼铁矿综合利用刚刚起步,在含硼铁精粉的硼铁分离、硼精矿焙烧等环节存在技术瓶颈,制约了大规模工业化进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