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刊杂志 > 乘风好扬帆,镁都展宏图

乘风好扬帆,镁都展宏图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2-12-05
  • 浏览量:468
【字体:

       写在营口东吉集团高效节能环保电熔镁生产线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之际

       今年3月29日,营口东吉科技集团产业基地奠基仪式在大石桥高新技术产业区隆重举行,与此同时,作为国家镁质材料行业第一个列入国家863计划的“低品位菱镁矿高效制备电熔镁砂的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项目正式启动。这一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成功落户,标志着“中国镁都”大石桥市镁产业以科技为先导,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
       做“镁”的文章集聚发展能量
       大石桥市是一座“依镁而立,因镁而兴”的资源型城市,镁质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四大镁矿之一,镁资源综合利用已有近百年历史。目前,全市镁质材料产业已形成了集勘查、开采、加工、选冶、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镁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深加工能力、产业群体规模、经济总量、出口创汇都居于国际先进行列。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镁质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05年,被国家耐火材料协会认定为镁质材料出口创汇基地。大石桥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提升,被誉为“中国镁都”。2010年,镁质材料总产值实现5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4%,其中深加工产品产值实现350亿元。镁产业凭借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和规模优势,成为全市的主导支柱型产业。
       为促进镁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高科技化发展,大石桥市积极引导镁制品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新产品,不断提升镁制品的档次和水平,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之路,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在不断发展壮大以南楼经济开发区为核心的原料加工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了用地面积为50平方公里的国家镁质材料基地大石桥高新技术产业区。
       大石桥市将高新技术产业区做了进一步规划,确立了五大产业园,以实现镁产业“多元化、高端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的产业格局。
       ——高端镁耐材产业园。规划面积5.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镁质高端耐材产业。包括优质无铬镁质烧成砖、高性能不定型耐火材料、镁质渣系及熔剂等。目前入驻企业45家,产值100亿元,重点有营口青花集团金桥镁砖厂、营口嘉和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大石桥市中建镁砖有限公司、营口东吉科技集团。预计“十二五”期末,入驻企业达到100家,实现产值350亿元,利税50亿元。
       ——镁合金产业园。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轻体节能镁合金产业。包括镁合金压铸件、板材、型材、焊接等。目前达成入驻意向的项目有投资10亿元的辽宁丰华集团镁合金板卷材项目、投资5亿元的德国科普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镁合金压铸件项目、中桥硅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镁合金板材焊接项目、中亿泰达镁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尺寸宽幅镁合金板材组合件项目和营口盼盼人工晶体材料有限公司镁合金焊条项目等。预计“十二五”期末,入驻企业达到20家,年产各类镁合金20万吨,实现产值200亿元,利税30亿元。
       ——镁建材产业园。规划面积7.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镁质新型建筑材料产业。目前入驻的重点企业有大石桥天翔玻镁板厂、大石桥世峰玻镁板厂等。预计“十二五”期末,入驻企业达到30家,实现产值200亿元,利税30亿元。
       ——镁化工产业园。规划面积6.9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镁质化工产业。目前重点企业和项目有营口菱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大石桥金桥远大新材料有限公司及新发展集团研发的氢氧化镁阻燃剂项目和营口易洁节能有限公司活性轻烧镁粉、液态二氧化碳二期项目等。预计“十二五”期末,入驻企业达到50家,实现产值200亿元,利税30亿元。
       ——镁金属产业园。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重点为镁合金产业提供原镁支撑。预计“十二五”期末,入驻企业达到5家,年产镁金属20万吨,实现产值50亿元,利税5亿元。
       攻关“863” 推动镁产业质的转变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作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的一项战略性计划,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引领未来新兴产业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攻关“863”是大石桥市镁产业迅速步入国家高科技发展领域,提升产业化水平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措施,不仅可以推动镁产业实现质的转变,同时也是对“中国镁都”实力的检验。
       2010年12月9日,科技部社发司在辽宁省营口市组织召开“863”计划专项评审会,对营口东吉科技集团承担的“低品位菱镁矿高效制备电熔镁砂的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项目进行了考察论证。该课题是辽宁省科技厅为促进辽宁镁产业技术进步与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组织实施的特色产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示范项目。在辽宁生产力促进中心精心指导下,在大石桥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项目单位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与会领导和专家对该课题给予充分的肯定。一致认为,该项循环经济配套技术开发,将有助于加快改变电熔镁传统生产普遍存在“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现状,有助于提高菱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助于实现镁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营口东吉科技集团的“低品位菱镁矿高效制备电熔镁砂的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项目顺利通过了国家“863”计划评审,集团将项目投放在大石桥市进行开发建设,充分说明了大石桥市镁制材料产业基础雄厚,技术水平先进,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
       大石桥市委书记王延东在奠基仪式上指出,这一高科技项目是解决“三镁一山”资源环境制约的先行者,是改善投资创业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大石桥市人民对生态改善的热切期盼。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863”项目建设,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最宽松的环境,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营口东吉科技集团承担的“低品位菱镁矿高效制备电熔镁砂的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课题是营口市历史以来第一个,也是国家镁质材料行业第一个列入国家863计划的项目。
       东吉集团的高效节能环保电熔镁生产线项目计划五年完成总投资45亿元,产值实现100亿元,利税25亿元。项目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保护环境为核心,菱镁矿熔炼过程实现降低能耗、密闭收尘、回收CO2等重大突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原料提纯:低品位菱镁矿提质降杂,解决低品位菱镁矿杂质的去除问题,降低菱镁矿的入选品位。原来利用菱镁矿纯度需要在47%以上,采用提质降杂技术,可将品位45%菱镁矿提高到47%,大幅度增加低品位菱镁矿利用率。
       节能减排:菱镁矿绿色熔炼关键技术与装备具有节能、高效、减排、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节电达到20%以上,提高产能30%,生产过程实现粉尘近“零排放”。如果在全市推广,年可省电6亿度。
       余热利用:菱镁矿熔炼的高温镁熔坨,配套高效换热余能综合回收关键技术与装备,将烟气、熔坨余热利用到节能环保生态房屋生产线中,大幅度节省木材干燥的能源消耗。
       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新型环保电熔镁炉实现熔炼过程烟尘气处理和CO2回收的一体化,年可回收利用CO2气90万吨以上。
       站在新起点 实现镁都发展新跨越
       东吉集团承担的“863”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并成功落户镁都大石桥,引起了大石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激发了大石桥市开展科技创新的热情。站在新的起点上的“中国镁都”大石桥,正在勾勒着镁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掀起了新一轮镁产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热潮。
       市委、市政府决定利用全市镁产业基础优势,科学开发利用镁质矿产资源,优化传统生产工艺,加快镁质材料高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力争用五年时间实现高水平建设、高速度发展,把镁产业做大做强,使大石桥市成为世界一流的镁质材料精深加工基地,真正成为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中国镁都”。
       在全面实施“项目落实年”的同时,大石桥市委、市政府将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基调定在科技创新上,把2011年确定为全市“科技创新年”,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科技创新为支撑,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知识产权战略工程、科技合作工程、镁产业可持续发展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工程、科学普及工程“六项工程”,全面提高全民科技创新意识和素质,确保“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高起点开局、高水平建设、高速度发展。今年,全市科技进步与创新要实现新突破,实施科技创新项目180项,申请国家专利技术达到300件,建立产学研联盟企业达到200家,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实现100亿元,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深加工企业15家,繁育引进农业新品种100个,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50项,农业新品种覆盖率达到100%,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贡献率达到55%。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能力,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20亿元,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00亿元,增长50%,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0亿元,增长50%。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镁都”大石桥已经满怀豪情地踏上“十二五”的征程,我们坚信,打造实力镁都、魅力镁都、和谐镁都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在不久的将来变成现实!(营口日报 高凤)

相关文章